【杨修啖酪的词语意思】“杨修啖酪”是一个源自古代典故的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种聪明机智、善于察言观色的行为。这个成语出自《世说新语·捷悟》篇,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手下的谋士杨修在面对曹操的一道谜题时,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敏锐的观察力,巧妙地解开了谜题的故事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含义 |
杨修 | 三国时期魏国的谋士,以才思敏捷著称。 |
啖 | 吃、品尝的意思。 |
酪 | 乳制品,如奶酪、酸奶等。 |
杨修啖酪 | 指杨修通过吃酪这一行为,巧妙地揭示了曹操的心意或谜底。 |
二、典故背景
据《世说新语》记载,曹操曾将一盒酪放在案上,并在盒子上题字:“一合酥”。杨修看到后,立刻打开盒子,把酪分给大家吃,并说:“‘一合’者,‘一’字加‘口’为‘合’;‘酥’者,‘酥’字也。此乃曹操之意:‘一人一口酥’。”曹操听后大笑,表示赞赏。然而,后来曹操因杨修过于聪明,最终将其处死。
三、引申意义
“杨修啖酪”不仅仅是指字面意义上的吃酪,更象征着一种洞察力与机敏反应的能力。它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能从细微之处看出问题本质、迅速作出判断的人。这种行为虽然表现出高超的智慧,但也可能因此招致祸端,正如杨修最终被曹操所杀一样。
四、总结
“杨修啖酪”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,既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智慧,也反映了权力斗争中的微妙关系。它告诉我们:
- 观察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;
- 聪明才智有时也会成为危险的来源;
- 言行需谨慎,尤其是在权势面前。
五、表格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杨修啖酪 |
出处 | 《世说新语·捷悟》 |
人物 | 杨修(三国时期魏国谋士) |
行为 | 吃酪并解读曹操的谜题 |
含义 | 表示机智、敏锐、善于察言观色 |
引申意义 | 聪明才智也可能带来危险 |
历史影响 | 杨修因才被杀,反映权臣之间的矛盾 |
通过“杨修啖酪”的故事,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个成语的来源与含义,也能从中领悟到做人处事的道理。